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“读创诵读”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▼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朗诵:赵玉
▲点击小三角收听
深圳的图书馆照亮了我的创作之路
作者:吴小林
2004年,我在宝安福永一家公司做清洁工。工作简单轻松,空余时间较多。在这里,我没有几个亲戚朋友,下了班也不喜欢到处逛,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。
图书馆里有空调,干净整洁,安静舒适。当我坐下来的时候,疲惫的身体得到了放松,思绪跟着那些名人先贤游走,尘世间所有烦心的事都忘记了。
这里有报纸、期刊、名人名著。一到图书馆,我先看当天的报纸,了解时事政治,再翻看期刊,看有哪些熟悉的作者上刊,然后接着看头天没看完的名著。
刚来图书馆的时候,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,觉得新奇和惊喜,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,后来我静下心来,一本本地看,决定把这里所有的藏书都看完。
图书馆有些内刊可以赠送给读者,其中有一本叫《福永文化》的,专门发打工者的文学作品。我试着向刊物投稿,我的第一篇小说就在这本刊物发表了。
那天,我翻阅那期杂志,竟有一个读者在我小说的后面留言,说我的小说写得好,很有生活气息,文字功底深厚。第一次看到有人赞美我,心里美滋滋的。虽然读者不应该在杂志上涂抹,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,但我还是很感动。我向图书管理员反映这件事,管理员说,这种内刊是可以赠送的,你拿回去吧,做个纪念。
图书馆经常举办征文比赛,我有几次在征文中获奖。我的照片和文章贴在图书馆的宣传栏里。
我的父亲经常在电话里说我没有出息,别人的儿子要么当官,要么有钱,而我却混得这么惨。我安慰他说,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,我们不与别人比,我们过好自己就可以了,钱是挣不完的,欲望是无穷的。内心宁静,清心寡欲,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。
2006年,院子里的小何来福永看我,我陪他去图书馆走了一趟。我指着宣传栏上的一篇文章说,这是我写的。小何看了文章,又看了看我,眼里露出羡慕的情形。
这年年底,我回去过年,院子里的人说我是名人,我的文章在深圳的文化宣传栏里贴出。父亲不再抱怨我没有挣到钱,他笑着说:“听小何说你发表了很多文章,你的相片和文章贴在图书馆的墙壁上。”
2008年,我离开了福永。一个月后,图书馆管理员小张给我打电话,问我这段时间去了哪里,怎么没有看到我。现在有一个征文,邀请我参加。我告诉她,我已经离开了福永。她说:“好吧,以后多联系,不管工作再忙,也要看几页书哦,书是个好东西。”
2009年,我在观澜文体中心做清洁工。下了班,我最爱去的地方,仍然是图书馆。图书馆有三台电脑,我们可以在电脑上看新闻发邮件。这一年,我学会了电脑写作。晚上,在租房里,我把写好的文章存在U盘里,第二天,我用图书馆的电脑投稿。
这里的管理员都认识我,他们要我多看多写,争取写出有影响的作品。每次/span>
2010年,我的侄儿到这边学校来读书。放了学,我带他去图书馆看书。在少儿阅读室,侄儿找到了他喜欢的书。图书馆要关门了,他也舍不得走。每次看到他认真看书的样子,管理员都露出满意的笑容。管理员小娟说,这个孩子一定会有出息。侄儿看书的照片印在图书馆的宣传相册里,我们欣慰和自豪。家里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。书香致远,知识能改变一个人,一个家族的命运。
2012年,我的一篇文章在图书馆举办的征文中获奖。我们在图书馆里领奖,合影留念。通过这次征文,我认识了几个在观澜工作生活的文学爱好者,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。
颁奖结束后,大家都走了,我留下来看书。有一个披长发的女孩走过来,对我说:“恭喜大哥获奖。”我说,谢谢。女孩说她叫芳莲,四川人,在一个电子厂上班。她爱看书,喜欢写作。但她投了很多稿都没有发表,她问我投稿有什么窍门。我说,这个问题一下子也说不清楚,我们以后再慢慢地交流。
这以后,我与芳莲经常在图书馆见面,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。她给我买过衣服和鞋子,我给她送过书。
2020年,我在我们县城买了一套房子。我把其中的一间设计成了图书馆的样子,四周全是书。有人说,如果有天堂,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。这句话深得我心,因为,只有坐在图书馆,浮躁的心才能得到安放。
这几年,因工作的变动,图书馆搬迁等原因,我再也没有去图书馆。但每每想起,曾经在图书馆看书的情景,温馨美好,幸福绵长。那些读过的书,见过的人,仍然历历在目。他们鼓励我安慰我,要不畏艰难,向光而行。
【作者简介】吴小林,湖南邵阳人。邵阳市作协会员,深圳市作协会员,现居深圳龙华区。有作品在《工人日报》《农民日报》《长沙晚报》《长江日报》《佛山文艺》《中国教育》《海外文摘》等报刊发表。
(图片由作者提供)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
举报/反馈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